■文丨市井财经专栏作家 叶克飞
说到传真机,就想起一个二十年前的故事。当时我还在读大学,有一天跟朋友们吃饭。一位师姐说到自己的实习经历时怒气冲冲,她说自己不会用实习单位的传真机,就去请教别人,结果对方不但不肯教,还说了一大堆风凉话,什么“你们大学生眼高手低啊,没有一点社会实践能力啊”之类。师姐说:“你说我们大学生没有社会经验,这个我认,但我没用过传真机不是正常的吗?我学一次不就会了吗?而且用个传真机跟社会实践能力有一毛钱关系吗?”这个社会确实如此,直到今天,那些连电脑都不会用、早已被时代淘汰的办公室老阿姨们,还往往以“不会用传真机”、“不会复印”之类的理由指责“年轻人没有社会能力”,其实这些办公电子设备的操作,年轻人的学习能力肯定更强,一两次包管学会。而且这种重复操作,真的跟所谓社会能力无关。不过我印象更深的是另一位师兄当时所说的话:“网络时代已经来了,以后无纸化办公,传真机很快就会被淘汰了。”一晃二十年,传真机还在。它到底会不会被淘汰?我都等急了。但传真机确实是一个神奇的存在,它不但还在,而且很多人并不知道,传真机的诞生,居然比电话还要早。传真机比电话发明还早三十年传真机的发明比电话还早?这确实超出了大多数人的认知。因为在我们的固定印象中,传真机总是跟电话联系在一起,没有电话,哪来的传真?但事实就是这样,早在19世纪40年代,传真技术就已诞生。当然,最初的传真技术发明,并非以通信手段为初衷,而是研究电钟时的无心插柳。1842年,英国钟表匠、也是发明家的亚历山大·贝恩正在研制一种用电控制的钟摆结构,目的是要将多个钟互连并同步,类似现在的子母钟。在研究过程中,贝恩发现这个时钟系统里的每个钟摆,在任何瞬间都在同一个相对位置上。他敏锐想到,如果能利用主摆,使其在行程中通过由电接触点组成图形或字符,那么这个图形或字符就会同时在远距主摆的一个或几个地点复制出来。这个原理,恰恰就是传真的原理。据此设想,贝恩在钟摆上加上一个扫描针,充当电刷,设置了一个由时钟推动的“信息板”,板上有要传送的图形或字符,由电接触点组成。此外,设置了接收端的“信息板”,在其上铺一张电敏纸,当指针在纸上扫描时,如果指针中有电流脉冲,纸面上就出现一个黑点。发送端的钟摆摆动时,指针触及信息板上的接点时,就发出一个脉冲。信息板在时钟的驱动下,缓慢地向上移动,使指针一行一行地在信息板上扫描,把信息板上的图形变成电脉冲传送到接收端。接收端的信息板也在时钟的驱动下缓慢移动,这样就在电敏纸上形成了与发送端一样的图形。这就是传真技术的发端,当然,是非常原始的电化学记录方式。不过,此时连电话都没诞生,人类对远程通信的需求也没那么大,所以传真技术只是一个偶然发现,并未投入到正式应用中。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发明并未给贝恩带来什么好处。1843年,他为自己的传真技术申请了“化学电报”专利,而根据前面所描述的原理,传真技术的组成是以1837年发明的电报为基础,再辅以电磁钟摆而组成。这也引发了电报发明者塞缪尔·莫尔斯的不满,双方出现了专利纠纷,最终裁决是莫尔斯获胜。不过也有人说,莫尔斯是美国人,诉讼也是在美国法庭上进行,所以裁决带有偏见。无奈之下的贝恩,在1846年提交了另一项化学电报专利,对自己的传真技术进行改进,但莫尔斯再次出面阻挠。此后,贝恩一再改进自己的技术,但已落后于同时代的其他传真技术探索者,他终究没有依靠这项发明获益,并于1877年死于贫困。在与贝恩同时代的传真技术探索者中,英国发明家弗·贝克卡尔的地位最为重要。1850年,他对传真机的结构进行了划时代的改进,以“滚筒加丝杆”的装置代替钟摆结构。这个改进的原理是利用滚筒的快速旋转,让图稿卷在滚筒上随之转动,扫描针则顺着滚筒前进,对滚筒表面上的图形进行螺旋式扫描。这种滚筒式设计足足使用了一百多年。也正是贝克卡尔的发明,用真实的文字和图像发送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份被认证的传真。不过这个产品复制和传递的时间都太长,很难实际应用。1865年,伊朗人阿巴卡捷根据贝恩和贝克卡尔的设计,终于研制出可以实际应用的传真机,并且在法国几大城市进行了传真通信实验。但传真机的真正飞跃性发展,还是要到上世纪。1907年11月8日,法国发明家爱德华·贝兰向公众展示了相片传真。他是法国摄影协会的工作人员,而法国摄影协会大楼下正好是“巴黎——里昂——波尔多——巴黎”电信线路的起点和终点。贝兰就是利用这条通信线路来做实验,终于研究出了相片传真机。引发轰动后,贝兰并未停止研究。1913年,他更是研发出世界上第一部用于新闻采访的手提式传真机。1914年,法国一家报纸首先刊登了通过传真机传送的新闻照片,这是人类历史上划时代的瞬间之一。1925年,美国电报电话公司研制出高质量的相片传真机,并于次年正式开放横贯美国大陆的有线相片传真业务,同年还与英国开放了横跨大西洋的无线相片传真业务。相片传真的兴起,最大受益者就是新闻通讯社。1945年的波茨坦会议时,杜鲁门、斯大林和艾德礼的彩色照片就成功从欧洲通过无线电传到华盛顿。此外,军事、警察和医疗等部门也广泛应用了这一技术。1960年,美国第一次通过卫星传真向波多黎各发送照片。 传真技术大发展,日本人最喜欢这个总体来说,传真技术的发展较为缓慢。直到1968年,美国才开始在公用电话网上开放传真业务,世界各国也随之跟上。这才使得传真的使用范围扩大,传真机的销量大增,人们利用传真机传输文件、表格、图形和信件等。传真机的技术一直在进步,价格也越来越低。上世纪20年代,发送单页传真需时长达数分钟,上世纪80年代,一台传真机的售价高达2万美元,但这些都已成为历史。1996年,互联网传真实现。这个世界上最爱传真机的国家肯定是日本,这个以高科技著称的国家,即使在互联网时代,传真机仍然是许多人的重要选择。虽然近年来无纸化办公和电子支付成为主流,但很多日本机构和企业仍然保留着传真机。日本最早使用传真机的时间可以追溯到1928年,当时大阪每日报社和东京日报社买了三台传真机,实现了东京至大阪的首次传真。这两家报社之所以要尝鲜,是为了同年11月的昭和天皇即位仪式,传真机果然让他们抢占先机,时效性远超那些要靠空运胶卷才能完成出刊的同行。直到2012年,仍有87.5%的日本商人认为传真机是极其重要的办公工具。而在家用领域,超过半数的日本家庭都有一台传真机。即使在网络已经非常完善的2013年,日本家庭年购置新传真机仍然达到了极其惊人的175万台。日本人喜欢用传真机,多少与根深蒂固的书法文化有关。即使到了今天,手写简历仍然很普遍,雇主仍然会考量面试者的书法水平。也正因为手写文化大行其道,传真机便有了用武之地。此外,日本的正式文件都需要加盖印章,大多数日本人都有个人注册的印章。印章的广泛使用,使得传真文件增加了法律效力,也增加了传真机的使用几率。别的不说,就连黑社会组织山口组要除名组员,都习惯用传真发通知,更别说政府机关、金融机构和大企业了。当然,最重要的原因还是严重的老龄化,而且日本的乡村也有许多留守老人,许多人并未跟上高科技的步伐,有着使用旧事物的惯性。传真当然有优势,它堪称成本最低的可靠选择。邮寄原件虽然比传真正规,但隐私性不够,尤其是涉及商业机密时。电子邮件的安全性明显逊色,而且如果涉及合同和律师函等,又没有传真可以实现的双方确认功能。而且,如果涉及必须手写签字的场景,传真的作用就更明显了。另外,因为技术领先,日本很多年前就实现了打印和传真的二合一,多功能一体机的研发也是世界最早,这也延长了传真机的寿命。 在中国,传真机还未真正普及便已衰微后发国家有个特点,往往会从相对原始的状态跳过中间发展阶段,直接跨越到最新技术。支付领域就是这样,从现金支付发展到手机移动支付,发达国家普及多年的信用卡支付,在中国还未普及就已式微。传真机同样如此,在改革开放后,传真机才慢慢开始进入各地政府机关和民用领域。尤其是早期的国际贸易公司,因为还没有互联网,国际长途电话资费又贵得吓人,所以使用国际传真是最好的办法。而且,传真的文字和黑白图像,不但可以避免语言方面的误解,而且可以承担对话功能,直接在传真件上就可以进行内容回复,有时甚至可以用来进行报价谈判。再就是传真机的固定电话号码,本身就是对公司资质和诚信的一种背书,有身份认证功能。但没过多少年,中国就进入网络化时代,传真机开始衰微。从目前情况来看,中国的传真机市场已经饱和,尤其是兼备传真功能的一体机,基本已经满足了市场需求。根据2019年的统计数据,2018年度中国传真机产量下滑至175万台,而在巅峰时期的2008年,产量为750万台,2009年下滑至683万台,2010年暴跌至181万台。产量不断走低,正是因为市场的饱和。目前,许多省份已经不再生产传真机,主要产区只剩下广东和天津。2018年,广东传真机产量为172万台,占据全国产量的98.4%,天津产量为2.79万台,占1.6%。虽然产量下降,但竞争还是很激烈。目前国内传真机生产厂商都是外国品牌的中国工厂,松下的市场份额最高,大概是43%,其次是同样来自日本的兄弟,占比20.5%,再就是佳能和飞利浦,四大品牌合计占比85%。有人或许会问为什么没有自主品牌,原因很简单,还是后发国家的优势使然,中国企业还没来得及掌握传真机的技术,传真机就已经走上下坡路,既然无利可图,中国企业也就不参与了。传真机的技术高度成熟,也使得主流产品的价格区间一再下探。目前大中型企业主流选择是800到1500元之间的中端产品,个人用户多半选择800元以下产品。目前主流传真机分为四种,包括热敏纸传真机(也称卷筒纸传真机,即采用当年弗·贝克卡尔的滚筒技术)、激光式普通纸传真机、喷墨式普通纸传真机和热转印式普通纸传真机。热敏纸传真机最为原始也最常见,通过热敏打印头将打印介质上的热敏材料熔化变色,生成所需的文字和图形。它的历史最悠久,技术也最成熟,但功能相对单一。热转印就是从热敏技术发展而来,优缺点类似。激光式普通纸传真机与喷墨式普通纸传真机顾名思义,无非介质不同,如今二者大多以典型的多功能一体机面貌呈现。在中国,到底谁在使用传真目前对传真机需求最大也最迫切的,其实是保密部门和部队,因为据说传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明显优于电子邮件。机关单位也是使用传真机的主力,虽然无纸化办公已经提倡多年,但出于某些需要,目前传真机仍会用于收取一些文件与通告。而在一般企业,传真机的使用频率已经很低,而且最让人头痛的是,很多单位的传真机每天都会受到大量垃圾广告,比如假发票和培训信息等。当然,对于很多企业来说,传真机仍然是必备,尤其是涉及合同与订单时,如果无法面对面递交原件,来往传真白纸黑字,一旦有问题时就便于举证。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有许多关于行政效率的投诉都跟传真有关。比如有民众办事,有关部门要求递交某些材料,规定必须传真,就让民众苦不堪言。更有甚者,将传真当成了设障碍工具,若想推诿某件事情,就要求办事人发传真,然后传真永远占线。也正因此,有人甚至认为传真不但是被时代淘汰的工具,也代表落后的工作作风。按照这个逻辑,传真机也许真的该被淘汰了。不过传真机也很冤枉,毕竟坏的不是它,而是利用它的人,对不?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市井财经立场,且不构成投资建议。
商务合作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好看你就
点点
我